提升部队的负载能力是资源采集和战略调度的核心需求。负载能力直接决定了单次行军可携带的资源总量,影响发展效率与战争补给。通过优化兵种搭配、科技研发、英雄技能和装备选择,可显著提升负载上限。联盟协作与政策调整也能提供额外增益,需综合运用多种策略实现负载最大化。
步兵和攻城单位通常具有较高的负载属性,而骑兵虽机动性强但负载较低。在资源采集或运输任务中,优先派遣步兵或混合编队能有效增加单次资源获取量。部分特殊兵种如运输车专为负载设计,虽战斗力弱但适合专职运输。需根据任务类型灵活调整兵种比例,避免因过度追求负载而牺牲行军速度或安全。
科技研发是长期提升负载的关键途径。经济类科技中的重载技术物流学等能直接增加部队负载,需优先升级。军事科技中的行军速度类技能虽不直接增加负载,但通过缩短往返时间间接提高资源采集效率。建议在学院升级间隙集中研究经济科技,并利用联盟帮助加速研发进程。科技等级受制于主城和学院等级,因此基建同步发展不可或缺。
英雄技能与装备能提供爆发性负载加成。部分英雄如贞德、洛哈拥有提升负载或采集效率的被动技能,需针对性培养并编入采集队伍。装备方面,紫色及以上品质的武器和饰品可能附带负载增益属性,通过锻造或活动获取后优先装备给采集型英雄。需注意技能与装备效果的叠加规则,避免重复堆叠相同类型的增益造成浪费。
联盟与政策是常被忽视的负载提升手段。加入活跃联盟可解锁资源援助集体运输等联盟技能,提供百分比负载加成。联盟领土内的资源点采集效率更高,建议优先在联盟领地内调度部队。市政厅政策中的战时动员资源调配等选项也可能临时增加负载,需根据当前任务选择启用。参与联盟集结作战时,负载共享机制能优化资源分配效率。
高负载部队易成为敌方劫掠目标,因此需搭配侦查与护卫策略。远距离运输时可采用分段接力模式,由高速部队护航至安全区域再换高负载部队接管。资源密集区建议驻扎盾兵防守,同时利用伪装术隐藏真实负载量。定期清理背包中的低效装备与道具,确保负载加成的实际生效比例。